《药》读后感|《药》中的“馒头喻”

《药》读后感|《药》中的“馒头喻”

在一本名为《金榜夺魁(语文)》的教辅资料中看到了对鲁迅小说《药》中的一个比喻句含义的解说。这个比喻是:“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该书对这个比喻的含义作了如下的阐释:《药》里的夏瑜死于屠刀之下,小栓死于精神愚昧之下,凶手都是反动统治阶级。如同祥林嫂之成为“祝福”的牲醴一样,他们或被制成人血馒头,或被人血馒头治病的迷信所误,于是成了“祝寿”的馒头。这个比喻,以它的思想的深邃、艺术的新巧,来警醒冷漠的人们,告诉人们:旧社会的“疗治的希望”在于别求新药。

  我认为,对这个比喻句含义的分析有些牵强。但不管作者当时想没想到,客观上还是说得通的。不过,这个比喻句的含义或者说作用关键还不在这个地方。

  作为修辞格,比喻的作用就是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这个比喻也首先是这个作用。把坟比做馒头是恰当的,人们就常常把坟说成“土馒头”。南宋诗人范成大就有诗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但如果把这个比喻句简单说成“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馒头”或“宛然阔人家里的馒头”都不行。为什么?关键是“祝寿”二字。这里的“祝寿”应该是指年终祭祖一类的祝福仪式。加上这二字为何就恰当了呢?道理很简单,前面的本体是“层层叠叠”的坟冢,而祝寿时馒头的摆放形状也正是一层层的,一般是底下三个馒头上面再摞一个。看过祭祀的人这个应该很熟悉。所以,以“祝寿时的馒头”做喻体就和本体极为相似,可见不加“祝寿”不行。从意义上说,这个比喻极言死人之多。怎么死的,穷死的,被杀死的。

  那么不加“阔人家”行不行?这就是比喻的第二个含义。“阔人家”才有条件“祝寿”,穷人家即使想祝寿,至少有几种可能,一是没有馒头,只能用几盘残羹冷炙而已;二是仅用一个馒头“祝寿”;三是根本就不祝寿。因此,这个“阔人家”的修饰语是不能删掉的。它写出了当时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作者正是借这种现实的描写呼唤着民众起来反抗,这也就是鲁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一贯倡导的思想启蒙。

本文来源:https://www.3658090.cn/yuwen/9934/

《药》赏析 《药》主要内容
  • 相关内容
  • 10-30 教育部学生司|教育部:7类学生可免于高考直接保送上大学

    哪些人具有保送生资格?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所在中学推荐,招生院校审查并组织文化测试及相关的考核同意,可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进入高校学习。 一、高中阶段在下列全北京

  • 10-30 [有哲理的小故事]哲理故事三百篇(54)

    180、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课题研究

  • 10-30 有哲理的小故事_哲理故事三百篇(56)

    186、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课题研究

  • 10-30 有哲理的小故事|哲理故事三百篇(35)

    128、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课题研究

  • 10-30 [有哲理的小故事]哲理故事三百篇(34)

    124、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  ?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的家中作客。主人殷勤课题研究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3658090.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2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